夏天到底怎么穿 才能更凉快?90%的人都做错了
不少人有个共识:夏天越来越热了,连家里从前只开电扇的老人、长辈,现在也忙不迭开启了空调,家家都一样。不过,在“外出时如何防热”这个话题上,大家却很难达成一致。
大多数人会自然而然地随季节和气温增减衣服:冬天多穿,夏天当然要少穿;有人则把自己牢牢地包裹在防晒衣中,全身上只露个眼睛。而疑问也就来了:穿这么多不热吗?
实际上,人们惯性意识里的“穿得越少越凉快”可能并不成立。
穿得越少越凉快?
先说结论:夏天穿得少不一定更凉快。虽然穿得少可以减少衣物对身体的包裹,从而增加皮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,有助于散热。但也有一些其他因素需要考虑。
当外界温度低于人的体表温度(36°C 至 37°C 之间),且阳光相对温和,的确会穿得越少越凉快;而当外界温度高于人的体表温度,且阳光比较毒辣,穿得少的人可能比穿得多的人还容易中暑。
这里要引出一个知识点——人体的散热方式主要有四种:辐射散热、传导散热、对流散热和蒸发散热。
许多人小时候都曾在炎炎夏日时打开冰箱门,接着靠近冰箱内侧,来获取一些凉意。这其实,就是辐射散热,它是指人体以热射线的形式将体热传给外界的较冷物体。辐射散热是人体主要的散热形式,一般会受到两个因素的制约:一是有效散热面积,二是体表温度和外界温度的温差。
当外界温度较低时,人体会向外散热,衣服穿得少也就意味着有效散热面积大,自然会觉得凉快。但当外界温度较高时,人体不但很难通过热射线的方式散热,反而会吸收周围的热量。
此时,衣服的作用就来了:可以帮助人体吸收辐射。曾有一项实验,人偶穿着衣服时吸收到的辐射多会降低到 60%,若是专业性衣服,隔热的比例还会提高到 80%。
不止如此,高温场合下衣服的作用,在许多研究中都得到了论证:有人对比了两组参与实验的工作者,高温天气下,不穿衣服的人会因体温太高导致劳动能力下降,而穿着衣服的人劳动能力则相对较高。
在出门之前,不如先看一下实时气温,再决定是要增添还是删减衣物。虽然我们已经明白,在夏日,为了隔热,要注意气温高于体表温度时多穿衣,反之则少穿衣,但怎样穿衣服、穿什么样的衣服同样很重要。
夏季在外,如何选择穿着?
上面我们提到过,人体还有三个重要的散热方式:传导散热、对流散热和蒸发散热。衣服材质的选择,会极大程度地影响他们的效果。
传导散热,是指人体的热量直接传给与它接触的温度较低的物体,像是平时敷的冷贴,就是这个原理。
对流散热,是指通过气体流动进行热量交换。人们扇扇子或者站在对流风的风口处感受凉意,就是对流散热。
蒸发散热,是指液体变为气体,从而带走热量。人的皮肤上分布着几百万个毛孔,它们以排汗的方式调节人体的温度,当汗液蒸发,体表温度自然也就降下来了。很多人会用湿巾给发烫的手机降热,湿巾变干了,手机也就凉了,这两者是相似的逻辑。
以上三种散热方式,共同决定了亚麻、真丝和棉织品等吸湿性好、透气程度高的天然纤维制品是适合夏季衣服的材质。
这几种材料的密度较低,可以帮助皮肤快速散热,而棉、毛等纺织品的密度则比较高,不但是热的不良导体,还会影响汗液的蒸发。同时,亚麻、真丝等天然纤维制品较为轻薄,可以加快对流散热,棉、毛纺织品往往比较厚重,风可能是很难吹起来的。
夏季穿衣可参考以下几点:
在面料材质上,夏季宜穿亚麻、真丝材质的面料,薄款的棉质面料、精纺薄款羊毛面料也是不错的选择,吸湿透气性都很好;在运动的时候,建议选择速干类的面料,加快汗液蒸发。
在面料结构上,建议选择针织面料,针织面料的空隙相比较梭织面料较大,透气性更好。
在服装版型上,推荐选择宽松的版型,面料与皮肤之间的空气层足够大,可以增加空气对流散热。
除此之外,衣物的颜色同样极为重要。大家都知道,黑色的吸热效果好,毕竟,每次出门,全身上下热的一定是头发,但怎样选择颜色,也要看外界的具体温度和外出的具体时长。
如果是短期在高温天气下,建议穿着浅色的衣服,它受到的热辐射相对较少;
如果是长时间在外,则好穿红色,浅色衣服吸收紫外线的能力较弱,容易让人晒伤;
如果是在阴凉的天气,好穿深色,吸热快散热也快。
关于防热,这几点要注意
1、做好防晒
外出时除了穿透气性和吸湿性较好的衣服,好也同时打伞或佩戴遮阳帽,防晒太阳镜也不能忘。人的眼睛与眼周十分脆弱,若遭到紫外线的长期照射,会引起一系列疾病。(夏天这个超需要防晒的部位,很多人都忽略了!快自查)
2、不要拿起冰水一饮而尽
即使又热又渴,也不要拿起冰水一饮而尽。喝水太猛可能会造成人体电解质紊乱,引发头痛、血压升高,过量的冷饮则会给肠胃带来刺激。建议先喝一两杯,缓和半小时再继续补充水分。
3、不要立刻洗凉水澡
从室外高温天气回到家后,不要立刻洗凉水澡。在炎热、出汗的情况下,皮肤的毛细血管会处于扩张状态,若突然洗冷水澡,会刺激血管收缩,因此心悸、头痛等状况,高血压、心律失常人群更容易陷入危险之中。
好等到体温恢复、汗液蒸发时再洗,并且尽量把水的温度控制在 38°C 至 40°C 之间,稍高于人的体表温度。
参考文献
[1]Al Mahri S, Bouchama A. Heatstroke[J]. Handb Clin Neurol,2018,157:531-545.
[2]Howell, John R.; Mengü?, M. Pinar; Siegel, Robert (2016). Thermal radiation heat transfer (Sixth ed.). Boca Raton, Fla. London New York: CRC Press, Taylor & Francis Group.
[3]Blazejczyk, Krzysztof. (2004). ASSESSMENT OF RADIATION BALANCE IN MAN IN VARIOUS METEOROLOGICAL AND GEOGRAPHICAL CONDITIONS. Geographia Polonica. 77. 63-76.
[4] Lawton EM, Pearce H, Gabb GM. Environmental heatstroke and long-term clinical neurological outcomes: A literature review of case reports and case series 2000-2016 [J]. Emerg Med Australas, 2019,31(2):163-173.
本文链接:http://www.vogav.com/v4633.html夏天到底怎么穿 才能更凉快?90%的人都做错了
-
编导如何选择高性能的SSD固态硬盘
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,电子产品在我们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。对于编导行业来说,一个高性能的固态硬盘(SSD)无疑是必备的工具。泪雪网将为编导人员详细解答如何选择一款高
-
美一载153人客机起飞时引擎起火:这回不是波音
科技5月28日消息,据新华社报道,本月27日,美国联合航空公司一架空客A320型客机从芝加哥奥黑尔国际机场起飞时引擎冒烟起火。报道称,涉事客机航班号为2091,原
-
显卡带不动游戏会不会烧坏
在游戏爱好者和电脑硬件发烧友的圈子里,关于显卡能否“带得动”游戏的问题时常成为讨论热点。特别是对于那些热衷于追求极致游戏体验,但硬件配置可能稍显吃力的玩家来说,担忧
-
35岁再考清华当事人发声:35岁还是挺年轻的
6月5日消息,据国内多家媒体报道,清华毕业生李龙35岁再考清华引发关注。2008年,李龙以695分考入清华数理基础科学实验班,35岁时,李龙决定重考清华。他表示,我
-
国产商用飞机完成首次加注生物航空燃油飞行:餐饮废油提炼而成
6月5日消息,今天,两架国产商用飞机加注我国自主研发的生物航空燃油,完成首次飞行任务。据央视新闻报道,这两架飞机是一架国产ARJ21支线飞机和一架国产C919
-
深圳进入暴雨紧急防御状态:请远离低洼易涝等危险区域
6月15日消息,深圳天气官方微博发布消息,过去3小时,大鹏新区累计雨量已达大暴雨,预计强降雨还将持续1-2小时,深圳市气象台2024年06月15日18时35分将上述区域